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党建工作

专题专栏 支部生活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校区管委办党支部参加北京大学2024年秋季学期党员 集体学习会议

文字:董依冉 摄影:武帅
日期:2024-12-12 访问量:
【 字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12月10日下午,新校区管委办党支部在行政楼506会议室设置分会场,参加北京大学2024年秋季学期党员集体学习,聆听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授课,并开展研讨交流。会议由新校区管委办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王文彦主持。新校区管委办在职党员及行政管理干部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林毅夫教授以“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脉络与概念内涵,探讨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路径。学习后,与会同志围绕授课内容,结合自身工作交流学习心得。大家一致认为,新校区管委办应充分发挥新燕园校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显特色,优化服务促发展,力争建设“和而不同”的北大新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北大力量。

以下摘录部分党员干部学习心得:

张剑岷:听完林毅夫教授的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报告,收获满满,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新科技,它是推动生产力质的飞跃的关键要素,习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依托于新科技,最终落实到新产业,包括劳动者要素质态的跃升,劳动资料质态的跃升,劳动对象质态的跃升,它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新校区的新工科专业实际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具体体现,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学习、工作环境是我们的必要责任。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牢记提供师生良好服务这一原则,近几年在新燕园校区的发展建设中,我们以师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协调学校各部门积极推进水、电、暖、气各项建设,加强物业管理,督促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美好校园环境,办好各项微实事,为师生进一步在新燕园校区顺利开展学习、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王文彦:本次课程,林毅夫教授从经济学角度对新质生产力的专业深入阐述,让我们对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我们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产业,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北大新燕园和200号校园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校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锋:12月10日下午,我们参加了全校党员集体学习,听林毅夫老师详细讲解了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与内涵。他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发展策略,通过3个标准将现有产业分为追赶型、领先型、转进型、新兴型和战略型五大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提出了具体的转型升级路径和发展措施。他强调,应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我们新校区的建设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发挥新校区的空间优势,在管理机制体制上守正创新,通过建设新工科带动其他学科发展,获得后发优势,是我们工作中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新燕园校区建设中砥砺奋进。

刘金秋:今天林毅夫教授的党课辅导让我受益匪浅,促进了我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世界一流大学以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多元的学科融合,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智慧引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领导型创新型人才,为新兴生产力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大学产出的基础研究成果则为新质生产力的技术突破提供理论基石,像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推动相关产业变革。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新机遇。新兴产业的关键难题为大学科研明确了方向,促使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企业与大学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联合实验室等,丰富教学资源与研究素材,还能助力学科优化升级,使大学教育更贴合产业需求,进而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与国际影响力,两者协同共进,共促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我们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北大新燕园和200号校园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校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益豪:通过学习林毅夫老师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解读,我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强调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这与当前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趋势相契合。它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的关键。林老师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这让我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既要有全球视野,把握科技革命的机遇,又要脚踏实地,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改革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制度和思想层面的一次深刻变革,它要求我们不断学习、适应并引领这种变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