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负责教师:彭翔
实验室简介:
基本情况:昌平校区三楼9间实验室于2016年3月投入使用,面积约400平方米;2021年3月四楼8间实验室投入使用,面积约为387平方米。共计17间实验室,总面积787平方米。工作学习人员36名,其中指导老师5名,研究生25名,以及3名博士后和工程师3名。
设备情况:目前实验室设备三百余台,累计资产3000万元。其中大型设备8台,包括真空台(制作气室)和高精度数字锁相放大器(检测信噪比很低的信号)等。用于试验的设备200余台,包括磁力仪、示波器、频率计数器、光功率计、光谱仪、光束质量分析仪、波长计、锁相放大器等检测设备108台、电源80台、光源19台、信号源 17台、控制器12台、光学平台13台、屏蔽桶10台,通用设备50余台。现有实验室设备可满足项目和科研需求。
实验室支撑的项目情况:各类J项目经费合计约2亿元。
实验室产出的成果:北京大学量子信息技术团队在KJW、基金委等持续支持下,突破我国长期受制于人的原子气室、高稳激光器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并实现自主可控,研制成功我国首个远距离航空量子磁探系统并完成多项试飞测试,总体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无磁屏蔽的脑磁探测,成功实现3200公里商用光纤量子时频传递、200公里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均创传输距离世界记录。其中,量子磁探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GF科技九大进展,量子时频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GF科技十大进展。近年来,每年到校经费达11000万元,已经立项重大科研项目超过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