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单位概况

新燕园校区简介 昌平校区简介 部门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历史回忆

王希祜 燕山脚下一甲子 - 纪念昌平理科分校建校60周年

日期:2021-02-05 访问量:
【 字体: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全国各条战线到处是生气勃勃的气息,充满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行各业更为迫切的需要建设人才。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20世纪30年代曾就读北大教育系、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陆平同志,1957年11月奉命从铁道部副部长岗位上,调到北京大学任党委书记、副校长,(1960年3月后任校长)他根据中央发展高等教育的指示,肩负着办好北大的使命,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广泛走访师生,开座谈会,对北大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特别在探索北大如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问题上花费苦心,他提出要把老北大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将国际上先进的尖端科学技术在北大发扬光大,使北大成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高水平、高规格的研究型大学,他称之为“太学”。为此,他废寝忘食、日夜操劳,筹划北京大学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校园规划建设计划。

图1. 陆平校长(1914-2002)

1959年秋,学校邀请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班同学,为北大编制海淀校区的总体建设规划,其时北京市规划局正有一个小组在编制海淀镇、北大、清华、科学院地区的详细规划,在他们的指导与支持下,清华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北京大学海淀校区东至蓝旗营,南至科学院、海淀镇,西至白颐路,北至圆明园和清华大学的北京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方案。1959年12月,校党委向北京市委和教育部党组上报《关于北京大学发展规划和五年基本建设计划的报告》并以上述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及其沙盘模型报送北京市委。北京市委讨论后认为,北大海淀校区地处狭窄,没有发展余地,成府村1300余户居民搬迁困难,在人烟稠密地区发展理科尖端专业有诸多困难和不利条件,建议在郊区另觅新址建设理科分校。

在教育部党组、市委、学校领导对建设理科分校取得共识后,学校向中央和教育部报送《关于北京大学发展规划和新建理科校址的请示报告》并在校内积极进行建校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以总务处基建科为基础,从校内各单位抽调一些骨干,从理科各系抽调少数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从应届工科高校建筑有关专业的毕业生中选聘需要的技术骨干,从当年学校接收的复转军人中挑选适当的人才,组成北京大学基本建设处。调任总务处秘书王希祜和原总务处基建科科长邹贞富为基建处副处长。其次在8个理科系中组建基建组,配合建校工作。基建组的任务一是根据各系的发展规划编制各系的建房计划,再根据建房计划编制详细的设计资料和各种工艺要求,这些文件将是各系用房设计的最基础根据;二是配合基建处的工作,参与设计单位的各种调研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第三学校领导向全校师生特别是在理科师生中广泛传达学校建设理科分校的重要意义和行动计划,引导全校师生关心分校建设,支持分校的建设工作

图2.基建处的青年们,前排左3黄朝商、左4陈克勤、左5王希祜、右1汪宇

北京市委书记刘仁同志,十分关心北大理科分校的建设,一心想为北大找到一处理想的校址。抗战时期,他曾在平北根据地打游击多年,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经过深思熟虑他推荐怀柔县的桃峪口和昌平县十三陵西山口村两处地块供北大选择,委派北京市规划局长佟铮同志亲自陪同陆平及北大有关领导张群玉、张龙翔、王学珍、王希祜等同志实地考察,大家认为十三陵地区的西山口村北依燕山余脉群山环抱,气势雄伟,南邻京张公路(北京—张家口)交通方便,与海淀总校联系较近,为日后工作会更为便利,地势平坦开阔,有长远的发展余地,为将来教学、科研发展形成有利条件。大家一致同意理科分校落户在十三陵西山口村。

1960年春节,陆平同志拜访了所有与建设理科分校有关的中央部委的领导,介绍北大理科专业的发展和建设理科分校的重要意义及校址的选择,1月9日周恩来总理原则批准了北大建设理科分校的报告,指示称“原则同意,际春办,并告教育部”(际春,张际春时为国务院文教办主任)之后,国家计委正式下达了北大理科分校设计任务书,批准北大理科分校一期工程为在校生1万名规模,核准35万平方米的建房计划(不包括家属寄宿)5000万元投资,1960年开工,三年建成。至此北京大学理科分校建校工程开始了正式建设进程。

春节之后,北京建筑设计院秦济民工程师率领一个小组,住进西山口村三间简陋的民房开始了制定总体规划工作。,北京市规划局确认了初步规划方案后,发放了征地文件,在昌平县政府、十三陵公社党委支持下,开始了征地工作。设计院在完成总体规划方案后,,立即组织力量完成了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用房的设计,之后立即全力进行数力、化学两个系楼的设计工作。与此同时基建处前期工作同志在完成了批准征地的有关文件后即进驻西山口村征用了教学中心区,学生生活区等急需使用的1000余亩土地,搬迁了西山口村部分民房,为施工单位进场,工程开工作好准备。

5月5日北京市三建公司二工区奉命从昌平第二毛纺厂工地开进现场,学生宿舍3号、4号楼正式开工,工地上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开工仪式,陆平等校领导和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开工仪式,分校建设正式开工。

图3. 分校开工建设的的第一个项目,3号学生宿舍

理科分校(北京建筑设计院工程号为60-200工程,人们习惯称分校为北大200号)初步规划占地约5000余亩,北有燕山余脉环抱,地势平坦,地面薄薄的土层下面是厚厚的卵石层(工程上称为级配砂石)承载力强,是建造大型建筑的好地方。规划范围内有西山口、小宫门两个小山村,居民不多,易于搬迁。校门向南,接通京张公路,交通方便,进校门后各系分区排列两旁,每个区都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中间是广阔的中心广场,气势磅礴,学生生活区分东西部两大区,位于教学区后,各有体育运动场地,文化体育活动方便,全校功能分区既方便又合理,合乎近代高等院校的规划设计要求。各系一些有干扰、有污染、有震动的特殊实验室安置在远离教学、生活区,是方便教学和科研工作适当的位置,技术物理系(8区)设计规划在校区之西,远离校本部的一个单独小区,方便该系的教学科研也保证整个校区的安全。总体规划还予留下将来建教工住宅的适当位置和足够的用地。理科各系和学校领导对这个规划都十分满意,理科各系师生信心满满干劲十足,都要为实现这个规划努力。基建处的职工更是要为北大这所千秋大业的理科分校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7月,陆平带王希祜到北戴河向在那里参加中央会议的刘仁同志汇报总体规划方案,同行的还有市委大学部宋硕同志,晚上在刘仁的住所里陆平向刘仁汇报了理科分校的总体规划方案,在座还有宋硕、王汉斌、王纯等同志,刘仁同志认为规划总体上还可以,唯有中心广场过于宽广,应压缩。回京后,刘仁同志在百忙中抽空晚上来到北大临湖轩,找来北京市规委等有关单位和北京建筑设计院,修改规划方案,压缩两侧教学楼之间距离,使之成为更适合师生们交往和各种活动的空间,修改规划后道路移位影响到已报批开工的学生大食堂改建为图书馆。当晚,刘仁同志还关心工程进度,要求在明年(1961年)暑假一定要建成一栋教学楼及生活附属用房,能迁校开学。

会后设计院集中力量完成了实验设备较为简单的数学力学系大楼设计,(数力系排序6区简称6-1大楼)现场也做好了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市建委为了加强施工力量,将北京市五建公司三工区全部调进工地。9月,提前开工的3、4号宿舍已完成结构,施工单位办公、居住都在这两栋宿舍里。工地上,几路施工人员上千人的队伍,各自奋战在各个岗位上,浩浩荡荡紧张有序,基建处由副处长邹贞富率领一个工作组常驻工地,协调解决设计、施工中的各种矛盾,检查施工中质量、技术等各种问题。随着工程的进展,市政供电、电话、道路、供水、排水、供暖等单位也陆续进场,工地上更为繁忙紧张。为确保1961年暑假迁校开学,市建委主任董文兴同志每周三都亲赴现场参加指挥部会议,各施工单位领导也都亲临工地指挥,已开工的4栋学生宿舍、学生食堂、6-1大楼、图书馆各项工程都按计划进展。

理科分校是在远离城市的一片荒郊野地里进行建设,没有任何市政设施可以衔接使用。解决给排水、电力、电话等市政设施是建设分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建设市政设施的规划设计指标是按分校的发展规划制定的。给水:由于分校地处燕山脚下水源不足,水源井要沿京张公路两侧邓庄、旧县打两口深水井,由两公里多的上水管网送至校内,(规划分校建成后,还要向东延伸再加三口井)在6-1大楼西侧修筑二级泵站,校园西北角小山上修筑高地水池,这一套给水系统工程量大、复杂、质量要求高,全部由专业公司来施工。供电:理科各系在分校都将建设一批新的实验室和大型教学科研装备,用电量大增,远不是一座10KV变电站所能解决的,计划建一座35KV变电站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这是北京大学第一次建设这样高电压级别的变电站,(之后1969年学校在汉中分校、80年代在海淀校区建设了第二座、第三座35KV变电站)从昌平县西关到分校的变电站架设5公里多的35KV输电线也是一项重大工程。全部供电工程由北京市设备安装公司高级工匠来完成,保证了分校用电的安全可靠。电话:当年昌平县与北京市内之间还是长途电话联系,如分校迁校开学后与总校之间仍用长途电话联系,将会给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麻烦,经与电话局反复商量,决定架设一条从海淀中关村电话28局直通昌平分校的线路,沿海淀到昌平的公路西侧增设了一排数百根松木电杆,上面架设两对从海淀电话局到昌平分校的电话线路,一对铁线通3路载波,一对铜线通12路载波,这对铜线用铜4吨是国家物资局专门拨给的,这在当年是一项极为特例的工程。陆平同志考虑到开学后师生们经常要往返于海淀总校和分校之间,交通问题必须解决,他以曾经担任铁道部副部长的关系,请求铁道部支援修建从昌平火车站到分校的铁路支线。大批同学参加了修筑路基土方的劳动,铁路铺轨但未能通车,1965年铁路拆除。

1961年春,6-1大楼按施工计划争分夺秒的在进行,6-2(力学实验室)、8-5(技物系一栋3800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室)也相继开工兴建,5#、6#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锅炉房、泵站、变电站、电话机房等附属配套工程也都逐项开工兴建。负责修路的市政一公司、负责地下管网的市政三公司、负责水电设备锅炉安装的安装公司,也都陆续进场,有的作施工准备,有的插入工地交叉施工,都为着暑假后开学上课做努力,工地上是一片车水马龙热火朝天的景象。

图4. 6-1教学大楼

根据三年建成分校的计划安排,位于6-1大楼对面的化学大楼(2-1大楼)列为第一批施工的教学大楼计划之内,其时设计院已完成了2-1大楼的全部施工图设计,规划局已发放了施工许可证,现场完成征地和平整场地、放线钉桩等施工准备,但由于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压缩基建投资,教育部通知化学大楼暂不开工,因而在6-1大楼前留下了一片空旷的场地。

市委书记刘仁同志十分关心北大理科分校的建设,一天下午他既没带市政府有关单位的领导,也没通知北大领导,一个人跑到分校工地,让王希祜领他视察了整个工地,然后坐在工地里唯一留下的一颗大柳树下的条石上,听王希祜向他汇报工程进展情况,他边听边问暑假后迁校开学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需要他解决。之后,王希祜又陪他去南口虎峪村参观清华200号工程。

陆平校长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始终都把分校建设放在他关注工作的首位,每天他都要知道工地上的进展情况,在1961年春天,工地施工最紧张的日子里王希祜每天早晨在上班前,先到燕南园陆平住所向他汇报工程进展情况,请示一些重要工作的处理意见。当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物资供应困难,陆平同志亲自找到国家物资局局长袁宝华,请他给予支持,国家物资局当时就拨给了铜、铅、橡胶等工程急需的稀缺物资,解决了困难。陆平校长的事必躬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仅教育基建处职工全心全意建好分校,也影响整个工地千方百计苦干巧干为暑假后迁校开学而努力。

1961年暑假,6-1大楼、学生宿舍、食堂、水电等附属配套工程,都陆续竣工,在新落成的学生食堂举行了简短的竣工典礼,祝贺一期工程的全部完工,并具备了迁校开学的条件。但时值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教育部指示,理科分校暂停迁校开学,所有未开工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开工。

1962年春,理科分校工程停建,学校决定撤销基建处,在总务处下设基建办公室,管理全校基建工作,王希祜任总务处副处长兼基建办主任。在基建处工作的各系教师如化学系倪宝龄、生物系李德昌等人全部返回各系,调来支援建设工作的学生,黄朝商、李幼铭、李致宁等人回系继续读书,李志明、卢小明等人志愿留在基建办继续工作,复转军人根据当时国家政策大部返乡支农。留下的基建办职工除了完成收尾工程,维护管理已建成的房屋设备外,亲自动手栽种了道路两边的路树,绿化了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的三角绿化园地。分校地下是卵石层,挖一个树坑换土栽树十分困难,一个年轻壮汉一天也未必能够种上一棵树,当年基建办的职工在困难时期吃不饱饭的年代完成分校的部分绿化任务,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带给广大农村的困苦还未解除,国务院为了支持农村能尽快恢复生产,严令全国各地各建设单位,凡是征而未用的土地,一律无偿退还给农民,分校是停建单位,退地问题首当其冲。分校建校之初共征地1692亩。退还给公社的土地主要是中心广场及其以东的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北部的图书馆以北的土地共919亩。技物系(8区)征地144亩,已兴建了8-5实验室3800平方米,没有退还公社。1974年海军某研究所以在海淀校区建设2000平方米的仪器厂建厂指标置换了8区这块土地及房屋。上世纪末政府正式核定理科分校的校园面积为542亩。另有市政设施用地231亩。

昌平理科分校西侧山后,小山村太平庄的北山坡上,有80多间平房,这是由北大经管绿化山区的生活点。1958年大跃进时,市政府将北京市西、北方向的荒山野岭,全部分给各单位负责绿化,分校西侧北山3500余亩荒山是由纺织工业部负责绿化的山区,分校一期工程建成后,市园林局将北大原在海淀区温泉地区的绿化山区任务,调到这里,并办理了正式交接手续。北大每年都安排学生在这里进行绿化山区的劳动,数十年来从未间断,现在荒山已繁茂成林,昌平县绿化委员会在山上立碑表扬北大对绿化山区的贡献,到1998年后,学生劳动停止。1966年1月北大历史系奉命在此进行半工半读,北京市高教局给予了资金和三大材的支持,对生活点进行维修扩建,达到现在的规模。2月1日,历史系举行半工半读开学典礼,邓拓、翦伯赞、宋硕、陆平、彭佩云等参加大会,开学后彭佩云在此蹲点。1968年校文革在此对教师干部进行劳动改造,70年代西语系在此开门办学。这里成了北大昌平理科分校的一部分。此外,泰陵园村还有1960年为搬迁西山口村居民而征用的3亩地,建成30间平房,属于北大校产。

1963年,国家经济情况好转。5月,教育部同意启用昌平理科分校,北大无线电系和部分力学系专业迁往昌平分校办学上课,由于6-1大楼使用单位改变,必须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和增建一些设施。而决定迁校的时间紧迫,又逢1963年夏季北京连绵大雨,分校建设又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施工经历。一是6-1大楼实验室改造,将原来数学系的用房,增设强弱电源、煤气、上下水管道、加装实验台。将原来食堂改建成图书馆的厨房部分加装煤气电源改造成无线电工厂的生产车间;二是6-1大楼图书馆加层,大楼后部附楼原设计为图书馆、大教室两层,1961年大楼施工时,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教育部压缩基建投资,将二层图书馆砍掉,这次趁迁校之机,将它恢复补建,使其能完整使用;三是增建煤气厂,数力系不用煤气,1961年原计划设计的煤气厂没有施工建设,无线电系教学、科研、工厂生产都离不开煤气。在短期内必须新建煤气厂厂房,筑砌煤气发生炉,在雨季露天焊制容量300立方米的大储气缶。而炉、缶、煤气过滤设备安装都是十分精细的施工任务,其艰苦、困难可想而知;四是修建运动场,在卵石层的土地上修建正规运动场,必须加垫1米厚的黄土层,才能保证操场的使用要求,从5公里外原计划修建铁路站点处拉来数万方好黄土,修建成一座有400米跑道的正规运动场;五是增建了一座300平方米的教工食堂。这些工程北京市建委给予了大力支持,调集各路施工队伍,克服困难,按期完成了任务,保证了迁校工作如期完成,按时开学。此外万里副市长指示市计委主任王纯同志为北大修建了从分校门口到京张公路的1.8公里市政道路,调拨两辆大轿车作为迁校后的班车使用。9月,分校按期开学上课。

学校为了更好地为分校师生服务,管理好分校,特成立北京大学昌平办事处,任命尹企卓为办事处主任,王希祜兼任副主任,分管分校的基建、总务、医疗卫生等全部后勤工作。据1963年12月统计,昌平理科分校有师生1181人,后勤职工56人。

1964年,力学部分专业迁校到昌平分校后,即开始筹建风洞群,5月15日北京市规划局批准在分校西侧山后征用建设用地19000平方米(约28亩),1965年因建设汉中分校,风洞群建设任务终止。

1965年,教育部下令北京大学建设汉中分校(653工程),昌平理科分校建设停止。基建办大部职工调往汉中分校。北京大学昌平理科分校从1960年1月立项,开始规划、征地、设计、施工,到1961年8月,用时一年另八个月建成5万余平方米房舍和附属配套设施,具备开学条件,总投资约为1200万元。这在当年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各项材料设备供应紧张,建设资金和施工力量更是十分困难,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用短短一年多时间完成这项任务更是一件奇迹。对于建设理科分校的意义,北京市政协主办的刊物《北京观察》2017年第9期上刊文称它为“北京大学200号与特殊年代的超级工程”,该文详细介绍了昌平理科分校建设情况和沿革,盛赞在这里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每秒百万次大型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和我国第一块1024位MOS大规模集成电路。称它为那个年代的“超级工程”,是共和国创建计算机事业的最早脚步,成为国家记忆里的难忘一页。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2019年6月15日在北京大学校报上满怀深情的撰写长文《昌平园沉思》回忆昌平分校60年的往事今昔,建议“这块宝地应该继承当年研发我国第一台原子钟、第一只返波管、第一台百万次电子计算机和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等的雄风,重新作为教学与科研基地使用起来。它不仅要成为科学研究基地、基础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化的研发平台,而且要有大量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青年学子在那里学习与奋斗,使它成为北大这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10月17日,应校友会高超同志的邀请,参与昌平理科分校建设的王希祜、无线电系教授陈良琨、陆玉英夫妇和刘仁、陆平同志的子女、“北大200号与特殊年代超级工程”的作者陈芳,及曾在昌平理科分校工作和学习过的同志们相聚在北大勺园,回忆分校建设的往事,怀念刘仁、陆平两位革命前辈对分校建设的心血贡献与期望,希望理科分校这块风水宝地,能按原规划呈现在新时代,永远成为北大发展创新与培养顶级人才的摇篮。

图5. 刘仁、陆平子女与理科分校有关同志们合影

海淀校区经过近百年的建设,目前校园包括周边各住宅小区的房舍已达200余万平方米,除了原燕京大学建设的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手法,格局完整的5万多平方米原燕大校园区外,其余校园到处房屋拥挤人烟稠密,校园内外已无发展余地。高等学校校园建设的特点,就是学校存在一天,校园建设就要进行一天,这是因为科学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科技日新月异,高校的科研工作永远要走在前面,一切工作都必须要有房屋的支持,校园要有足够的发展用地。显然,北大的海淀校区已然不能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昌平分校这块风水宝地将继续为北大创造辉煌,建议学校妥善管好用好这块宝地,积极准备扩大规模,与海淀总校两个校区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早日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