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负责教师:李存标
实验室简介:
基本情况:高超风洞实验室,包括两座静风洞,一个口径160mm(小),一个口径300mm(大)。其中2012年小风洞建成,占地200平方。2013年大风洞建成,占地1000平方。平时有老师一名,学生3-4名常驻。
设备情况:1)静风洞两座。其中小风洞为全世界公认的三座高超静音风洞之一(另两座在美国,大风洞一直未公布)。2)自主研发超快三维层析粒子图像测速系统一套。3)图像采集、传感器测量设备若干。
支撑项目情况:承担我国主要高超工程重大专项如XXXX,XXX中型号气动外形或进气道的转捩数据测量及相关测量技术研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2项;国家重大软件项目1项;高超静风洞二期工程
产出成果:发表Sci论文 67篇,并对工程做出重大贡献。具体如下:1)建成国家重大装备之一—北京大学Φ300高超静风洞,使我国具备了同美国一样的在地面准确预测高空飞行器转捩的工程能力。2) 成功发展了高超静风洞中光学测温技术,相较于传统测量手段有助于快速方便获得飞行器表面连续分布转捩数据,为复杂飞行器研究提供了基准数据,a. 特别是为我国在吸气式飞行器研发优于美国做出重要贡献。3) 成功地发展了近壁PIV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当中,获得了真实详细的流场数据,对认识流动机理、支撑工程顺利开展发挥关键的作用。4) 在新的实验装备和实验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在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实验领域开展了更为基础的机理研究,完整测量高超声速边界层中气动加热过程,发现了气动加热新原理。这一原理的发现不仅开辟了气动加热机理研究的新方向,更是与专项工程关联密切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为长时间高超飞行器气动热防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